《大英百科全书》纸质版黯然掩卷,一个时代结束了。
昨日,已有244年历史的纸质版《大英百科全书》(以下简称《大英百科》)宣布停印,今后将只提供电子版。数字化浪潮之下,“百科全书之父”也顶不住了。
“很喜欢手指摸索那柔韧纸张的感觉,听着刷刷的声音,在满篇黑蚂蚁中仿佛寻找宝藏一样。”对国人而言,我们或许更熟悉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和《十万个为什么》,但这种“寻宝”的感觉却是相通的。在很多国家,拥有一套《大英百科》就像拥有一辆敞篷跑车一样,曾是中产阶级的标志之一。《大英百科》的销售最高峰出现在1990年,当年卖出12万册。
“现在网上什么都有,只要搜索一下就都出来了。哪还有人抱着一本书看啊!”网友的话,简单而深刻。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,纸质工具书因使用频率低、不易携带、更新慢等问题而遭受巨大冲击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面对词条“无时无刻不在更新”的网络百科,《大英百科》每隔两年更新一版的做法,已经跟不上时代。如今,通常一个事件发生后不到一两个小时,相关词条即能迅速出现。即使一开始不甚准确,也能迅速被网友修订和完善。
在维基百科、百度百科等免费“网络百科”冲击下,《大英百科》销量一路走低。2010年,跌至最低谷8000册。1994年起,《大英百科》开始试水数字市场。迄今,电子版每年为公司贡献了14%的收入,85%的收入来自于各种在线教育产品,纸质版的贡献仅占1%。
告别纸质版,人们都很失落。但如果一样东西谁都不买,再好恐怕也只能到故纸堆里让人怀念了。《大英百科》最后一个版本是2010年的32卷版,重约110斤。网络时代,谁还会背着这么重的“知识”赶路呢!
不管怎样,“网络百科”的流行已不可避免。维基百科,这个由全球用户自行填写的百科全书拥有2000多万条词条。自11年前上线以来,每天都会被全球数以千万计的网友编辑。由于其大量精确的资源,逐渐被人们所接受。目前,维基百科的词条编辑次数已接近13亿次。
2011年11月21日,随着词条“乌天麻”的创建,百度百科词条数突破400万大关。昨天,这一数字已突破465万。400万到465万,只用了不到120天,平均每天有5600多个新词条诞生,平均每分钟诞生4个左右。
以往,像百科全书这样的工具书只能由专家编撰。但“网络百科”,却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民参与的概念,强调的是“所有人问所有人,所有人告诉所有人”,又称“人民百科全书”。不过,开放性也引来了对其权威性的质疑。有人就提出,一些往往流传于市井、甚至可能昙花一现的口头俗语,也被收录其中。就像“坑爹”在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中找不到,却能在百度百科中搜到一样。但也有人说,记录表示一种存在。发生过,就应该被记录。至于是不是有资格传下去,不用今天做出评判,先记下来再说。
“网络百科”再便捷,还是有人怀念《大英百科》的经典。它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全书,对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4000多位学者、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先后为其撰稿。和网络上繁多但稍显零乱的资讯相比,《大英百科》胜在可以从一个来源提供众多组织严谨的信息。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是这么说的,“外星球的一位科学家来到地球搜集资料,遇到赫尔曼博士。赫尔曼对他说,‘为什么不带一套《大英百科》回去?’”有人就说,在这个很多资讯都能免费获取的时代,每年花70美元买一套电子版《大英百科》,也是一种对经典的尊重。
一个权威经典,一个胜在即时更新和全民参与。数字化时代,两个“百科”如何和谐共处、联手共赢,恐怕是二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像《大英百科》这样的经典著作,如果仅仅因为无法跟上时代步伐,而任其淘汰,实在太过可惜;而像“网络百科”这样全民参与的草根字典,如果仅仅满足于收录词语的新、奇、特,也未免不大严肃。若能把《大英百科》的权威资料、专家库、编撰体系等优质资源与“网络百科”便捷易查询、更新快等特点相结合,无论对谁来说,都是一件好事。
来源:新华日报